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今年以來,華潤健康鄉村公益項目在前期大量調研的基礎上推動了“村級健康互助小組”試點活動,活動先后在寧夏海原縣、甘肅舟曲縣、福建清流縣等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落地。近日,這一健康管理的“鄉村實驗”開啟了在福建省清流縣的實踐。
簡單來說,這一模式是在構建“醫患同盟”、“同伴支持”和“支持患者成為自己健康管理專家”的理念下,由鄉醫和村醫支持,以健康志愿者為中心,組成以老年人和慢病患者為主的村民小組。小組成員可在醫護人員和經過培訓的村民志愿者的指導、協助下,完成相關慢病關鍵指標的居家自我監測,學習并分享組內成員間的自我健康管理經驗,分析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改善的目標,在相互關心與幫助下達成組內成員健康狀況的明顯改善,最終實現共同健康。
清流縣嵩溪鎮塘背村村民積極參與健康教育活動
7月9日-13日,華潤健康鄉村公益項目專家團隊來到福建省清流縣,開展“村級健康互助小組”模式培養。一方面,項目專家通過與當地醫療衛生主管部門及清流縣總醫院交流、走訪村鎮、組織基層全科醫生慢病管理知識摸底考核等方式,詳細了解基層醫療衛生發展情況;另一方面,召集當地村民志愿者和鄉醫村醫等基層醫護人員,開展“村級健康互助小組”模式介紹和培訓,并通過組織村民義診、互動型患者教育活動及鄉醫村醫帶教等,在嵩溪鎮塘背村展開了“村級健康互助小組”模式試點。
華潤健康鄉村公益項目專家與“村級健康互助小組”組員互動
“為村民建立《健康護照》、教他們使用便攜健康監測工具箱進行定期自我健康指標監測、在村民志愿者的配合下手把手的協助他們開展患者小組活動,協調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臨床支持……通過各種手段,我們這個模式的最終目標是提升當地老百姓健康管理理念、實現健康改善。”華潤健康鄉村公益項目專家顧湲教授表示,“村級健康互助小組”不僅是引導村民提高健康意識,也要對已經患有的慢病實行規范化治療及自我健康管理,并不斷發現與評估新的健康需求,“盡早、盡快、科學地整合多方資源緩解多種健康問題,使村民少生病、晚生病、主動防控各類慢病合并癥,打好農村健康管理的網底基礎。”
“同伴支持”理念是顧湲教授和華潤健康鄉村公益項目選擇和探索這一幫扶模式的重要依據。國外開展的很多實踐和研究表明,同伴支持、互相的鼓勵、督促與經驗借鑒可以減少病人住院時間,讓受助者自尊心、自信心和相關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中國農村的村民鄰里間常常有家族或親戚關系,‘遠親不如近鄰’的理念也深入人心,村級健康互助小組是讓這種鄉鄰互助插上健康和醫學專業支持的翅膀。”顧湲教授說,互助小組活動以村民的健康需求為導向,將復雜的醫學與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識改編成村民喜聞樂見的內容,讓大家在互動和趣味游戲過程中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知識,快速打開通向健康之路的“密碼鎖”。
今年上半年,華潤健康鄉村公益項目已在寧夏海原縣關橋村、甘肅省舟曲縣杰迪村開展了“村級健康互助小組”試點和人員培養,招募了10位當地志愿者,建立了10個村級健康互助小組,覆蓋共計約500名村民。以寧夏海原關橋村試點為例,在經過當地鄉醫、村醫及村民健康志愿者和項目專家組2個月余的努力,通過科學指導和數次小組活動,以高血壓病為主的關橋村互助小組組員的高血壓治療率與血壓控制達標率顯著改善。
項目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在試點地區鄉鎮衛生院的指導下,“村級健康互助小組”將在鄉村醫生支持下持續開展各類健康活動,項目專家團隊也將繼續給予遠程指導與協助。隨著模式逐漸成熟,“村級健康互助小組”將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方案,成為華潤健康鄉村公益項目改善基層百姓醫療環境、助力健康中國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華潤健康鄉村公益項目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與華潤醫藥集團于2020年聯合發起。項目以縣域醫療共同體為基礎,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的教育以及軟硬件建設等,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三年來,項目圍繞“五個一”目標努力打造縣鄉村三級聯動、四級幫扶的基層衛生能力建設及服務示范體系,足跡已遍布湖北、甘肅、寧夏、陜西、福建、江西等10余省,線上培訓基層醫生超過430萬人次,深度培訓村醫430余人,援建鄉村衛生室28所,捐贈潤心健康包惠及2.5萬多個家庭。